一说起癫痫,不少家长都会觉得:“不就是突然浑身抽搐、口吐白沫嘛!” 可您知道吗?癫痫发作的样子多种多样,有些孩子犯病时,只是突然发呆几秒,或者不自觉地重复搓手、眨眼这些小动作,既不会摔倒也不会抽搐。这些情况特别容易被当成孩子走神、淘气,甚至被当成坏习惯纠正。
这时候,请一定提高警惕!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发呆”、“小动作”或者“睡眠异常”,很可能不是简单的走神或习惯问题,而是一种“不抽搐”的癫痫发作! 医学上称为“非惊厥性发作”或“局灶性发作”。
为什么这种癫痫特别容易被忽视?
大家一想到“癫痫”,脑海里可能立刻浮现“口吐白沫、全身抽搐、倒地不起”的画面。但其实,很多癫痫发作,尤其是儿童时期的,并不“抽”!
这种“安静”的癫痫,发作时:
没有明显的全身抽搐或倒地。 发作时间很短, 可能只有几秒到几十秒,很容易被当成“开小差”忽略。 表现形式多样:展开剩余66% 突然“发呆”、愣神:孩子动作突然停止,眼神空洞、茫然,叫他没反应,像按了暂停键。几秒后“醒”过来,可能继续之前的动作,但对刚才发生的事没印象。 奇怪的小动作: 比如无意识地咂嘴、舔嘴唇、吞咽、咀嚼;手指或手部小幅度抽动、摸索衣服;反复眨眼;或者突然感到恐惧、闻到怪味、看到闪光等。 睡眠中异常: 突然惊醒、尖叫、恐惧表情、坐起来或做些简单动作(额叶癫痫常见),很快又睡去,第二天完全不记得(睡眠相关发作)。忽视它的后果可能很严重!
千万别小看这些短暂的“小状况”!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:
影响学习效率: 频繁的短暂“失神”或思维中断,会严重影响孩子听课、阅读、理解的连贯性,导致成绩下滑,被误认为“不认真”、“笨”。 干扰日常生活: 吃饭、走路、玩耍时突然发作,可能导致烫伤、摔伤等意外。 损害大脑发育: 持续、频繁的异常脑电活动,尤其在大脑快速发育的儿童期,可能对认知功能(记忆力、注意力、理解力)造成潜在损害。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大脑潜力! 延误治疗时机: 时间拖得越久,可能发展成更难控制的发作类型,或影响治疗效果。家长该怎么做?记住这三点!
1.细心观察,别轻易下结论:
当孩子出现反复、短暂的“发呆”、“走神”、奇怪的小动作(尤其是在清醒时突然发生,且动作刻板重复)、睡眠中异常行为时,先别急着批评孩子“不专心”或“做怪样”。要 观察发作的 频率 、 具体表现 、 诱因 等细节。
2.用手机记录下来:
这一点非常重要! 下次再观察到孩子有类似情况,请立即用手机拍下完整的视频(最好10秒以上)。清晰的发作视频,对我们医生判断病情非常有帮助,有时比描述更直观!
3.及时寻求专业帮助:
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,安排必要的检查,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是 “脑电图(EEG)”。脑电图就像给大脑“做心电图”,能捕捉到这些短暂发作时大脑的异常放电,是诊断的关键依据。有时可能需要在医院做长时间的录像脑电图监测。
孩子的健康无小事。 多一份了解,就少一份误判。如果您发现孩子有文中提到的异常表现,请务必留心观察、记录下来,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!
发布于:河南省长线配资炒股,股票配资开户网站,正规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